第223章 就得带奇怪的徒弟。_我一个国家队,混娱乐圈很合理吧
云读小说网 > 我一个国家队,混娱乐圈很合理吧 > 第223章 就得带奇怪的徒弟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23章 就得带奇怪的徒弟。

  第224章就得带奇怪的徒弟。

  几位教授的眉毛微微抽搐了一下。

  这个问题,其实真的很难回答。

  因为,范围实在是太广了!

  鬼知道你想听什么答案?

  就这话题。

  发展出来几百上千不重复的论文都完全没问题。

  “我觉得,华夏音乐体系现如今需要在保持特色基础的情况下,尽可能借鉴西方音乐,进行扩充与发展。”

  许欣开了口。

  第一句话。

  就十分的空泛。

  李景霖微不可察的皱了皱眉。

  但很快。

  随着许欣接下来的话。

  李景霖的眉头开始舒展开。

  “华夏很早就掌握了七声,但偏爱和谐的五声,所以,长久发展而来,愈发追求旋律与节奏,但却轻视了和声作用,而西方音乐则是更加注重和声。”

  “西方音乐更加讲究一个宽度,整体性更强,如果以画来描述的话,便是一层一层的油画,要有线条,色彩,敏感,一层一层的颜料铺陈,在各项上更加均衡。”

  “而华夏的音乐若没有明显的旋律,便不称其为音乐,和声可有可无,如一些水墨画一般,线条,轮廓,但大道至简,更注重意境。”

  “就好像国画在透视手段上表现的并不明显一样,华夏音乐不是没有和声,而是十分不明显,并且极少运用。”

  “这些差异,更多的是源自于其他方面的。”

  许欣的思维清晰,阐述的十分有条理。

  并且,是处于一个十分客观的角度,对两者的不同做出比较。

  并没有带什么感情色彩。

  也并没有踩一捧一,或是迎合投机的感觉。

  “所以,若是没有接触过华夏音乐的西方人,听华夏音乐,就会觉得仿佛只有一根线在飘,十分不够凝实,而华夏人听西方音乐,也由于习惯不了和声的原因,觉得西方音乐如混杂的噪声。”

  “我个人的角度来说,会觉得,华夏音乐在意境上更为深远,而西方音乐的形式更为厚重,现如今的华夏音乐发展,需要在保持深远意境的基础上,其实也应更注重和声的功能与效用,着重挖掘音乐基础的更多运作方式。”

  听了这些话。

  李景霖忍不住点了点头。

  这个学生,的确能够很清晰的看出事物本质的问题。

  华夏的音乐,很受华夏文化的影响。

  华夏的传统文化,有些东西,放到现如今,就一定是正确的么?

  那肯定不能无脑的守着陈规陋俗。

  而是要有辨识度的去合理继承。

  那对于西方艺术的看法呢?

  爱国,是一定要贬低别人的东西吗?

  李景霖要找的学生。

  一定是可以抛弃掉偏见,去看本质,有脑子的学生。

 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。

  都不会无脑的去吹。

  也不会无脑的去夸。

  就事论事,只研究艺术方面的问题。

  华夏音乐由于起始时是严格遵循礼教的,并且,五声音阶也是基于完全五度,四度协和的原理,所以,这些音符的和声,不仅松弛空泛,变化也十分有限。

  五声本身就很协和,和声对节奏的动力加强十分有限,更是很难推动情感起伏。

  再加上当时的思想与士大夫的生活里。

  五声足以表达“顺应自然,以求安适”和“静漠恬澹,优游逸豫”的想法,符合孔子中庸之道,老子的清静无为。

  所以,华夏的古人,在遵循礼教,并且钟爱五声音阶的基础之上

  的确没什么必要去发展和声的。

  所以,华夏音乐的和声,更多的是在少数民族的音乐里。

  体系不同罢了,每个体系的音乐都有符合自己的形式,说爱斯基摩人不用冰箱就是落后,显然是不对的。

  但和声,就如冰箱一般重要。

  古代的华夏音乐没有,不代表现代的华夏音乐就不需要一般。

  爱斯基摩人固然可以画一个圈,只将自己圈在极地,不去追求对冰箱有需求的生活

  但想要发展。

  毕竟还是需要走出去。

  兴于诗,立于礼,成于乐。

  发展,还是得有的。

  中庸之道与清静无为是好的,是有大智慧的。

  “顺应自然,以求安适”和“静漠恬澹,优游逸豫”也是一种不错的生活态度。

  可若想发展,却并不能一味如此。

  若是理解偏差,或者过度践行“清静无为”.反而容易产生十分消极的人生观念,会限制一切内容的表现与发展的,这里面,不只是哲学,思想,科技,同样也包括艺术。

  华夏音乐,其实,正是在这么一个状况之下。

  尤其是对于大众们来说,更是如此。

  而这时。

  许欣再次开口说了起来。

  “并且,音律侧重方向不同的原因,也同样包含语言。”

  “西洋的语言更加偏向是一种一维的节奏性质的语言,所以,在他们的音律发展上,语言的节奏,并不会影响到旋律,并且给与和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。”

  “而华夏的语言是一种旋律性的语言,从文字的笔划,象形的二维基础上,多增加了音调这一三维的概念,赋予不同的读音,一个字,不同的读音音调,可能涵盖不同的意思。”

  “所以,华夏语言是有旋律的,抑扬顿挫的婉转,更容易成腔,自然在旋律上更为注重,发展的更深,而和声,有时候往往会影响到语言的旋律性。”

  说到这里。

  许欣微微一笑。

  说出来的话,十分有水准。

  甚至让几位教授都连连点头,赞叹之色溢于言表。

  “所以,若是从音乐的总体来看,我国音乐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,形成了独特的音乐体系与音乐审美习惯。”

  “探究其发展的规律与源头,了解其形成的条件和原因。”

  “总结发展中所忽略的元素,保持自身优势竞争力,才可以将华夏源远流长的民族音乐,推向更加蓬勃繁荣,瑰丽多彩的境地。”

  啪啪啪。

  几位面试官忍不住给许欣鼓起了掌。

  这眼前的漂亮大妞,可不只是拿奖给力,演奏实力强大。

  从刚刚的论述里。

  完全可以看的出。

  许欣对于东西方音乐,是有着十分学术性的探究,以及自己独立的思考的。

  别说。

  还真的很能讲到点子上。

  起码。

  就刚刚说的这些话。

  若是整理一下。

  并且具体精简,拿出实例论证,阐述一些发展的建议与方向

  谦虚一点。

  C刊的硕士论文那是绝对没啥问题的。

  “很好,很不错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undu5.com。云读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yundu5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